加强执法合作 保护知识产权
发布时间:2010/6/5 0:37:24 作者:宁波天一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点击: 1198

《 关于在行政执法中及时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意见》公布
2005年全国海关查获各类侵犯知识产权货物案件1210起
2005年我国公安机关侦办侵犯知识产权案件同比上升52%
据新华社北京3月27日电(记者
孙玉波
陈玉明)27日,由最高人民检查院第四部门制定的《关于在行政执法中及时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意见》正式公布.这一意见的出台,对于推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加大对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等犯罪的打击力度,加强对知识产权利人的司法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制假售假.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犯罪活动在一些地方仍比较严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的机制不够完善,致使一些涉嫌犯罪的案件被以罚代刑,没有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对此,我国及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2001年,国务院制定了《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同年,最高人民检查院制定了《人民检查院办理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
2005年全国海关查获各类侵犯知识产权货物案件1210起,案值人民币9978万元。
海关总署副署长龚正2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自1996年到2005年,全国海关共查获各类进出口侵犯知识产权货物案件5571起,案值超过7.3亿元.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海关查获的侵权案件数量每年平均以30%的幅度增长。
公安部部长助理郑少东27日表示,近年来公安机关通过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山鹰”行动,集中侦破了一大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逐步健全了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长效机制,取得了良好成效。
郑少东引用统计数据说,2005年全国公安机关以侵犯知识产权罪罪名立案侦办的案件达1799起,同步上升52%;破案1470起,同比上升46%;抓获犯罪嫌疑人2119人,同比上升56%;涉案总价值12.8亿,同比上升366%。
工商总局公布2005年下半年涉嫌商标犯罪的十件典型案例
国家工商总局3月27日公布了2005年下半年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移送公安机关处理的十件涉嫌商标犯罪的典型案例。
1
福建省莆田市假冒“ADIDAS”注册商标案
2
浙江省慈溪市假冒“CHAMPION ` HONDA ` HYUNDA”等注册商标案
3
新疆乌鲁木齐市销售假冒“金猴“注册商标商品案
4
浙江省苍南县伪造 ` 擅自制造“吉列”“Gillette”注册商标标识案
5
广东省广州市假冒“NIKE”注册商标案
6
北京市海淀区销售假冒“GUCCI”“LV”等注册商标商品案
7
北京市大兴区假冒“可口可乐”注册商标案
8
上海市虹口区假冒“E`LANO”注册商标案
9
福建省宁德市假冒“雪津”注册商标案
10 浙江省温州市销售伪造 ` 擅自制造的“鳄鱼图案”“花花公子图案”注册商标标识案